中國造船業(yè)界獲得了在全球海洋(Offshore)新造船手持訂單中竟占35%的訂單,在此領域逐步提高了影響力。 根據(jù)近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Annual Offshore Support Journal Conference上發(fā)表的BRL Shipping Consultants資料,目前包括鉆井船、平臺等在內的有關海洋船舶/設備的手持訂單共計1200艘/座,其中海洋工作支援船(OSV)達到734艘。在OSV中,多用途OSV(versatile OSV)137艘、操錨供應拖輪(AHTS)175艘、平臺供應船(PSV)413艘。 在有關海洋的全部新造船訂單中,以艘為準占35%的安排在中國造船業(yè)界建造,美國及巴西分別占13%及11%,僅次于中國。尤其是以巴西為例,在本國海洋開發(fā)項目中,所需的船舶應該在本國建造(local content rules),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訂單量增長。 歐洲*大的海洋有關的船舶建造國家––挪威的手持訂單占有率為6%,全球*大造船國家––韓國的占有率為2%。 另外,船舶規(guī)模逐步呈現(xiàn)大型化趨勢,韓國及新加坡造船業(yè)界以后可能更積極的進軍有關海洋的船舶市場,日本也在日元貶值之下,逐步具備價格競爭力,還在原擁有的建造能力及充足的工作時間等基礎下,即將令人矚目。 尤其是,眼下在有關海洋的船舶市場上,投機性新造項目逐步下降,私募基金(PEF)的投資有所增長。 另外,目前有待交付的海洋船舶/平臺中,美國企業(yè)的占18%,新加坡及挪威分別占15%、10%。 |